立即-共享會員“黑灰產”遭視頻平臺圍剿:2元買一天VIP,有代理月入萬元
極目新聞記者 肖名遠 劉楒睿
“誰有××視頻會員賬號,借我用一下。”這種借用賬號看視頻的方式,現在可能行不通了。
1月3日,大量用戶在社交平臺表示,自己的優酷會員賬號無法在多個手機端同時登錄。次日優酷官方回復稱,此舉是為了打擊買賣、出租會員的“黑灰產”。
近年來,多家視頻平臺的會員協議均禁止用戶出租、出售VIP賬號,還有視頻平臺起訴此“黑灰產”的相關平臺并勝訴。但是,“共享會員”的模式仍然難以禁絕。
記者調查發現,在社交平臺僅需2元錢便可購買到日租會員,僅需10元便可購買原價40元的月租會員。而借這些“黑灰產”牟利的代理,如同傳銷一樣層層發展,有代理稱自己每月收入上萬元。
律師表示,用戶將自己的會員賬號出租屬于違約和侵權行為,嚴重的情況,當事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會員賬號僅支持一個手機端在線
1月3日,有用戶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此前可以在多個手機端同時登錄優酷App會員,但從去年12月中旬起,僅能在一個手機端在線。此消息迅速引發網友反饋,稱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
去年12月22日,便有網友發問(圖源:微博)
1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嘗試使用優酷App會員賬號登錄兩個手機端,發現在第二部手機上登錄時,第一部手機上的會員就會自動下線,需要重新登錄。而在第一部手機上重新登錄時,第二部手機上的會員就自動下線。
其他APP情況如何?極目新聞記者使用目前市面上較為流行的視頻類APP進行實驗。記者發現,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會員最多可以在五個設備上登錄,但是同一時間只允許在兩個設備上同時使用。唯有優酷一家,僅支持一個手機端同時在線。
針對上述情況,有網友發問:我兩個手機一個平板,是不是自己都不能同時用了?
1月4日,優酷vip會員官方賬號發布聲明回應稱:優酷VIP會員協議早已明確規定,會員服務是一項針對個人的、不可轉讓的、非商業用途的、可撤銷的、有期限及非排他性的許可。用戶僅可為非商業目的使用,并僅可用作個人觀看,不得以轉讓、出租、借用、分享、出售等方式提供給他人。為保護用戶賬號安全,打擊“黑灰產”,并且考慮到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習慣,優酷VIP協議規定,用戶賬號最多可同時登錄3臺設備,其中包含:手機端App1個、Pad端App1個、電視端3個、電腦客戶端1個、網頁端1個、車載端1個、其他端1個。優酷VIP用戶同一時間可在2臺設備觀看,酷喵VIP用戶同一時間可在3臺設備觀看。
優酷回應(圖源:微博)
對此網友分為兩派。一派站在優酷這邊,他們認為打擊“黑灰產”能夠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另一派則認為,優酷此舉讓正規用戶遭受了極大的不便。
2元買一天會員的“黑灰產”
所謂的“黑灰產”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讓視頻平臺不惜改變登錄規則也要打擊?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共享賬號已經形成了一條黑灰產業鏈,這些組織或個人在第三方平臺上,將會員賬號進行倒賣、拆賣(一號多賣)。在一些電商平臺及二手交易平臺上,以“VIP”“共享”的字眼,便能找到這種服務。
有用戶2元每日出租百度網盤會員賬號(圖源:網絡)
1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一名售賣百度網盤會員賬號的賣家。該賣家稱,自家百度網盤會員有兩種購買形式,一種是按天計費,2元一天;另一種則是按月計費,10元一個月。記者花2元購買了一天會員,賣家便發來一個手機號,記者使用賣家隨后發來的驗證碼登錄成功。
除上述賬號外,記者注意到,還有更多以低價按“天”“周”出售視頻會員的服務,最便宜的僅需1元多。而在官方平臺上充值至少一個月起,價格為25元。
除在電商平臺售賣外,還有部分用戶自己在社交平臺售賣會員賬號。也有人借此拉起群聊,共同眾籌視頻會員賬號。所謂的眾籌,指的是在群聊內,一批人每人支付一部分,便可購買視頻網站年度會員賬號。相關賬號注冊時,使用的則是發起人的手機號。
“以前還有專門的網站,可以在上面買賣、出租會員,但現在已經被打擊了。”發起眾籌購買會員的小杰告訴記者,去年有一個網站名為“租××”,用戶將自己的各大視頻平臺會員賬號在網站發布,經網站審核通過后便可上架出租、售賣。“現在只能在二手平臺或者貼吧找人買賣了。”小杰表示。
為何要通過這種“黑灰產”購買賬號?參與小杰眾籌的高照表示,是由于視頻會員太貴導致。
“我以前一直購買某視頻平臺的會員,但后來,連續包月漲價了3塊。”高照稱,自己此后便一直與朋友共同承擔會員月費,但有一天朋友發現了共享會員,每月費用不足現在的一半,便將這一渠道告知了他。
“就像共享單車一樣。”高照表示,共享會員也會存在一些不方便,諸如每次都需要重新登錄。但他依然覺得以這種辦法觀看會員視頻,是比較經濟劃算的。
如傳銷般的層層“代理”
會員賬號低價外租怎么牟利?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網上有低價出租視頻賬號的代理商打出廣告,招募代理。“只需要60塊錢,你就可以成為我們的代理。”代理商黃燦表示,成為代理后,只需要管理好團隊交給自己的賬號,負責找渠道售賣即可,每單便可提成8%的傭金。
黃燦還告訴記者,成為代理后,可以繼續招募二級代理。“你如果有本事,可以讓二級代理繼續招募三級代理,三級代理也可以繼續往下招募。”黃燦稱,這種模式可以讓記者無限制地盈利。“我一個月兼職售賣,就能賺上萬元。”他表示。
黃燦團隊的代理模式(圖源:受訪者)
記者詢問黃燦,團隊如此大量的賬號究竟從何而來?他透露,目前部分平臺會給予新用戶7天試用會員,部分高級會員也可以向其他用戶贈送會員。還有一些平臺的VIP福利,往往會捆綁贈送視頻會員。
“舉個例子,有平臺的會員服務會員權益里附贈了優酷年費會員,我便從他們手上把這一部分買下來。”黃燦稱,這樣一個低價的優酷年費會員,便是代理向外售賣的“貨物”。
收購這樣一個會員需要多少錢?記者在社交平臺聯系上一名收購優酷會員年卡激活碼的代理,他表示,目前優酷年卡激活碼的收購價為30元;在優酷視頻官方平臺,年卡的開通價為258元。
而在黃燦這里,這樣一個會員年卡,若單人購買需要90元;若是拆分成5人售賣,則每人單價30元。
代理表示,優酷年卡收購價為30元(圖源:受訪者)
除此之外,黃燦等人還會大量注冊擁有“試用會員”或“首月低價”的視頻平臺賬號,隨后,他們會將這一賬號拆分成日租、周租。“6塊錢的首充會員,可以賣5個人,每人1個月10元,這一個會員我就賺了44元。”黃燦稱。
但黃燦表示,雖然他告知了記者盈利辦法,記者也很難實現盈利,“因為一方面你沒有貨源,另一方面你也沒有那么多手機號可以試用或者首充。”
曾有視頻平臺起訴獲賠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10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已明確規定,不允許私下買賣個人賬號。個人的視頻賬號買賣時需經過平臺的同意,并進行變更登記,也不允許私下買賣。
事實上,多家視頻平臺的會員協議均禁止用戶出租、出售VIP賬號,目前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多個視頻App均已出臺類似規定。還有視頻平臺因共享會員的“黑灰產”,對相關平臺起訴。
愛奇藝與湖南南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澳公司”)相關不正當競爭糾紛二審判決文書顯示,愛奇藝稱,南澳公司在其運營的“GG租號”安卓端、“人人租號”安卓端、“GG租號”PC端、“GG電競”蘋果端等多個租號平臺中,向用戶收費提供愛奇藝會員賬號的租賃服務,獲取高額利益。前述行為已嚴重破壞愛奇藝的會員管理制度、商業利益及商業模式,構成不正當競爭。因此,愛奇藝向南澳公司索賠經濟損失800萬元及合理開支10萬元。
一審法院判定,南澳網絡的被訴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且主觀過錯明顯。但愛奇藝的實際損失和南澳網絡的違法所得無法確定,依法酌定賠償數額為100萬元,以及3萬元的合理費用。二審維持原判。
這并非愛奇藝首次起訴租號平臺。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2020年11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判決,“馬上玩”App運營商(龍魂、龍境兩公司)對愛奇藝VIP賬號進行分時出租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應向愛奇藝賠償300萬元。
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吳正平律師表示,近些年,因網絡視頻賬號的出租、共享引起的糾紛類型很多。如果是發生在用戶和所開設賬號的企業之間的話,一般屬于網絡服務合同糾紛,將自己的會員賬號出租,屬于違約行為。
不僅如此,由于視頻網站企業是通過向電影電視制作人購買版權,而這種版權運營利益主要是向會員收費來實現。因此,如果會員將大量賬號以低價或免費使用方式轉讓給他人,就會侵犯企業的版權運營利益,擾亂正常的互聯網市場秩序。
吳正平稱,根據目前最高法、最高檢關于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的規定,情節嚴重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當事人可能會涉嫌刑事犯罪。因此,他建議視頻網站會員有必要按照合同約定謹慎使用賬號,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市場的良好秩序。
(文中小杰、高照、黃燦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