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快訊-普京會見獨聯體國家情報部門負責人;烏武裝部隊總司令與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通話;北約回應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

來源:網易 ?

2023-09-11 08:47:02

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媒體9月29日報道稱,當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與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卡沃利通話。

扎盧日內在其官方社交賬號上表示,雙方就軍備需求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普京會見獨聯體國家情報部門負責人

當地時間2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線上會見了來自獨聯體國家情報部門的負責人。

普京表示,在現代條件下,長期沖突不斷升級,新的挑戰正在出現,獨聯體國家間需要加強互相支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8985617

北約回應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

據中新網,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29日,北約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件發表聲明稱,該管道受到了“蓄意、魯莽和不負責任的破壞”。


資料圖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支持調查破壞源頭,并表示對北約盟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蓄意攻擊將得到堅決回應。

近期,“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在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出現四處泄漏,目前尚未確定泄漏原因。

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院當地時間28日發表聲明稱,該院已就涉嫌破壞“北溪”管道的“國際恐怖主義”行為刑事立案,俄聯邦安全局據此展開初步調查。同日,俄方否認了“俄蓄意破壞管道”的說法。

此外,瑞典方面也表示已開始進行相關調查,目前不排除是“外國勢力”制造了此次事件。丹麥警方也已針對事件展開調查。

“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西至德國。2021年建成的“北溪-2”管道暫未投入使用,但其內部封存有部分天然氣。

延伸閱讀

扎哈羅娃回顧拜登“破壞”北溪言論 白宮奮力辯護

俄羅斯北溪兩條天然氣管線三處被破壞,一時間成為俄羅斯與美西方談論的焦點。

目前,瑞典、丹麥、俄聯邦安全局均啟動了調查,但在當前復雜的國際時局下,水落石出并不容易。


資料圖

目前,俄羅斯十分懷疑美國,因為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2月曾承諾要擺脫“北溪2號”。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9月28日在記者會上回顧了拜登2月份提出的“結束北溪”威脅。

她說,拜登當時說,“如果俄羅斯進攻,如果坦克或軍隊再次越過烏克蘭邊境,那么北溪將不會存在”。拜登當時還承諾說:“我們將結束這一切。”扎哈羅娃這段視頻片段已發布在她的Telegram頻道中。

扎哈羅娃說,“拜登有義務回答美國政府是否在2022年9月25日至26日意識到其威脅的問題,當時北溪1號和北溪2號三處被破壞”。

在回答有關俄羅斯是否將這次破壞活動視為“宣戰”的問題時,扎哈羅娃指出,俄羅斯已經在采取緊急措施,請求聯合國在9月30日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

目前,北溪管線運營商表示,天然氣管道的緊急情況前所未有,無法估計維修時間。


資料圖

白宮稱,扎哈羅娃的懷疑很荒謬。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新聞服務負責人阿德里安·沃森說辯護說,“美國總統根本沒有承諾摧毀北溪,他只是承諾阻止其投入使用”。

白宮官方代表卡琳·讓-皮埃爾也表達了這一觀點,他說,“總統說北溪2號不會投入運營,我們將與德國合作。他是對的,因為德國在2月份停止了北溪2號的審核。”


資料圖

俄羅斯的懷疑,也是根據了某些跡象。在北溪管線遭到破壞的消息被披露后,波蘭前外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公開感謝美國。

德國出版物《明鏡周刊》援引其消息來源報道稱,美國幾周前警告德國政府,北溪天然氣管道可能遭到襲擊。正如“德國聯邦國防軍的高級代表”對該出版物所說,管道對于能源供應極為重要,但實際上仍然沒有受到攻擊的保護。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FNEB)首席專家米特拉霍維奇認為,美國對破壞感興趣,因為這樣,德國有部分人主張與俄羅斯恢復關系的聲音將被壓制。他說,現在美國人和烏克蘭人將齊心協力說服歐洲‘這是俄羅斯又一次試圖分裂西方的手段’。歐洲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么展現歐美的團結,要么鼓起勇氣進行真正和誠實的調查。順便說一句,俄羅斯已經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他還稱,西方發起的調查,很有可能不會邀請俄羅斯,而最終很可能會認為是俄羅斯自導自演,且會成為對俄制裁的又一理由。他稱,盡管很明顯俄羅斯沒有理由這樣做,因為天然氣管道可以用作開關,用作壓力杠桿。

米特拉霍維奇稱,調查北溪管線被破壞事件,應該是國際性的,包括非西方世界的代表參與,例如印度和中國。


資料圖

俄羅斯《觀點》報稱,誰能炸毀兩條北溪管線?一些間接跡象表明,美國海軍參與了這一事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這些事件歸類為一種消遣,指出任何“蓄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都是不可接受的,將導致最嚴厲的報復。

9月26日,北溪管線被發現“前所未有的破壞”,三根海線“北溪1”和“北溪2”在幾個小時內被發現。第一處是在丹麥伯恩霍爾姆島附近的北溪2號。然后在北線也發現了兩個漏洞。丹麥電力公司報告說,海上有大量的天然氣。(井上蛙)

俄媒:爆炸發生前 美軍直升機曾在北溪管道上空來回飛

伴隨著三聲巨大的爆炸,俄羅斯向歐盟輸送天然氣的“北溪-2”“北溪-1”管道接連爆炸,直接將歐洲靠俄氣過冬的希望撲滅了。事發之后,雖然有關各方都覺得事出蹊蹺、大概率是遭到人為破壞,但對于誰是元兇卻相互指責,說法不一。

按照“誰受益最多誰的嫌疑最大”的邏輯分析,俄羅斯和對俄氣依賴性最強的幾個歐洲國家顯然都是受害者,那么這背后的黑手簡直就擺在臺面上了。不過國際事務也不能用這么簡單的邏輯來推算,到底誰才是元兇、甚至到底能不能查出真相,不妨等等再看。

老司機今天想聊點更細節的東西——這兩條水下天然氣管道到底是怎么被破壞的?


需要專用船只鋪設水下管道

負責建造和運營“北溪”管道的北溪AG公司表示,兩條“北溪”管道主要鋪設在波羅的海水下約70-100米的海底,為了抵御巨大的海底水壓和輸送天然氣時的高壓,管道設計得非常堅固:它們通常由27-41毫米厚的鋼制外殼構成,外面還有60-110毫米厚的特殊涂層。鋪設時需要用專門船只將管道一節一節地焊接起來,再送入海底。一般而言,沒有外部的巨大沖擊,這種管道是足以保證安全性的。

“北溪”管道還是很結實的

因此問題就來了,在水下100多米的海底,會遭到什么外力呢?有專家認為,這個鍋不太可能讓“焊接故障”來背,因為焊接導致的泄漏,怎么也不會導致管道內部的壓力降到零,更不可能在3個地方同時發生。

對于爆炸與“二戰時遺留炸彈”有關的猜測,同樣是外行話,因為在海底鋪設管道之前,肯定要進行包括排雷在內的水域清理,然后才能鋪設。況且真要考慮遺留炸彈的因素,相距甚遠的三個地點也不可能分別有三顆遺留炸彈同時爆炸啊?

排除這些因素后,幾乎就可以肯定這一定是有人(國家)故意而為之,德國方面更是得出結論——“只有國家行為體”才能做到這一點。

的確,從技術手段而言,雖然一般外力難以對百米海底的管道構成威脅,但要換成武裝到牙齒的現代海軍就不一樣了。考慮到波羅的海的水深通常只有幾十米到100多米,無論是潛艇、無人潛航器、自航式水雷甚至蛙人都可以執行這類任務。


“別爾哥羅德”號特種核潛艇可以執行多種水下任務

美國“動力”網站就將這口黑鍋扣在俄羅斯頭上。報道稱,觀察家此前就已經關注到俄羅斯對海底管道或線纜的攻擊能力。“俄羅斯海軍擁有數量眾多的特殊任務潛艇、深海潛水器和無人水下航行器,它們除了可以監聽和切斷海底通信線纜外,也可能被用來破壞天然氣管道。”報道還提到不久前服役的“別爾哥羅德”號特種核潛艇,它可以搭載多種潛航器執行復雜的海底作業。“但該艇目前在白海作業,而且波羅的海的水深過淺,并不適合這種大型核潛艇的活動。”

呃……有點尷尬的是,這種能力不但俄羅斯潛艇有,美國和英國潛艇也有。例如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吉米·卡特”號就設置了專門艙室,可以截斷海底電纜、竊聽他國通訊。當然,它們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波羅的海不適合這些大型核潛艇的活動。

那么可能是悄悄行動的無人潛航器或自航式水雷嗎?

這倒基本是西方和俄羅斯一致的結論。

有分析人士認為,“北溪”管道的精確位置并不是秘密,破壞者完全可以設置定時沉底水雷,在船只經過目標上方海域時將其釋放到海底預定位置。英國《衛報》稱,一名英國軍方消息人士推測,水雷可能是從一艘偽裝的商船上悄悄布下的,并在數天或數周后引爆。“這是一項需要謹慎進行的行動,但不需要特別專業的軍事資源。”

俄羅斯方面的軍事專家也認為,破壞水下的天然氣管道難度并不高,從任何船只的舷側都可以將設置好爆炸深度和時間的自航式水雷投下。


美國和英國都有超大型無人潛航器項目

還有俄軍事專家認為,該事件更可能是通過一次性無人潛航器引爆水雷。“現在,許多國家正在研發數百種潛航器,其中就有適合類似任務的潛航器。它們大多擁有人工智能系統,因此即使在離線模式下也可以進行破壞,很難確定罪魁禍首。”

但要老司機說,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用自航式水雷或無人潛航器引炸海底管道,可能會留下水雷和潛航器的殘骸,外界有可能由此追溯“誰才是真兇”。

那么更安全的辦法是什么呢?當然是直接讓蛙人或潛航器將遙控或定時炸藥安置在海底管道上——爆炸一響,人為操作的痕跡全無。

但蛙人理論也有缺陷。因為考慮到當地海域的深度,必須在爆炸地點附近部署特種船只,以便執行任務的潛水員能減壓。因此有俄羅斯專家分析說,在這種情況下,掩蓋破壞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也不可能迅速逃離現場。


俄媒注意到美海軍直升機在事發前幾天一直在“北溪”管道上空來回飛行

不過這位俄羅斯專家恐怕沒有跟蹤新聞——事故發生時,美國海軍正在附近舉行演習。從9月2日開始,美國海軍MH-60S直升機開始在博恩霍爾姆島以東的兩條水下天然氣管道上空密集飛行。“美國可能在演練如何把炸藥放到海底”。報道稱,美國直升機一直在管道上空飛行到9月13日。美海軍艦艇于21日晚離開管道所在地區。“幾天后瑞典地震儀就記錄到巨大的爆炸。”

何況,美國《海上力量》雜志6月14日曾透露,美國海軍反水雷部隊在丹麥的博恩霍爾姆島附近大規模使用無人潛航器,“這里靠近海底天然氣管道”。

俄媒還認為,英國的嫌疑也很大。畢竟英國海軍有著出動蛙人特種作戰的傳統,二戰期間就曾用水下貼炸彈的方法重創德國和意大利軍艦。此外,“英國海軍特種部隊基地位于挪威,他們擁有水下作戰所需的一切特種裝備,可能是通過無人潛航器遠程引爆炸藥。”

新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