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澤連斯基與拜登通話后發文:美國的領導地位依然堅定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烏通社報道,當地時間1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自己與美國總統進行了“富有成果”的對話。
資料圖
澤連斯基在推文中感謝美國提供的國防和財政援助,并表示雙方討論了國防合作和保護能源系統的話題。他最后表示:“美國的領導地位依然堅定!”
美方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近期,澤連斯基與多國政要通話。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探討論了當前俄烏局勢、黑海糧食走廊協議等問題;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實施和平方案、國防合作和烏克蘭能源供應等進行了討論。
延伸閱讀:
媒體:澤連斯基似乎覺得自己是大英雄 能在沖突中取勝
近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表示,2014年的明斯克協議是“為了給烏克蘭增強軍事實力而爭取時間”。
此話一出瞬間激起輿論熱議。
對此更為惱怒的自然是俄羅斯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表示,默克爾關于明斯克協議的評價表明,俄方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決定是正確的。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本可以更早開始。
普京 資料圖
言辭間,可以看出普京的憤怒,但也摻雜了些許無奈。
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包括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民間武裝同烏政府軍發生流血沖突。
2015年2月,沖突雙方達成《明斯克協議》,協議規定烏東地區實現軍事停火、恢復地區間社會經濟聯系、推進有關中央放權和擴大地方自主權的憲法改革。
2021年4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吁對《明斯克協議》進行修改。
從時間線上看,明斯克協議無疑是在為烏克蘭爭取時間,與默克爾的說辭也對得上,事實上的確如此。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美西方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和俄羅斯好好談,烏克蘭也不過是提線木偶罷了,任人擺布。
澤連斯基把本國國民帶進戰爭的火坑,罪孽深重,卻得到西方的贊揚。
美國《時代》雜志把澤連斯基評為“2022年度人物”,以表彰其面對“俄羅斯的入侵”展示出了“烏克蘭精神”。
澤連斯基興奮之余,似乎真覺得自己是個大英雄,真能在2023年以勝利的姿態結束沖突。
默克爾 資料圖
或許,澤連斯基真有意愿早日結束沖突,只是在這場博弈中,烏克蘭始終只能是棋子的身份,被“棋手”美國牢牢掌控著,怎能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做主?
默克爾如今這番話算是扯下了美西方的遮羞布了,回想今年6月默克爾還曾表示,她在任期內為緩和俄烏局勢做了大量努力,即使外交手段沒有生效,也不代表外交努力是錯誤的,她不會為此道歉。
如今看來多少有點唏噓了。
不過,如此一來倒是讓人們看到了些許真相,俄羅斯方面勢必會堅持到底。眼下 ,俄烏局勢膠著不說,還伴有一些新的變化。
近期,俄羅斯境內幾座重要機場接連遭襲,再度引發外界對于俄烏局勢的關注。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爆料,雖然烏克蘭方面沒有正式宣布對俄近日遭受的襲擊事件負責,而且一直故意含糊其辭,但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承認,這三起襲擊都是由烏克蘭無人機實施的。
澤連斯基 資料圖
當然,俄羅斯方面也是不好惹的,隨即發起反擊。
近日,烏克蘭表示,遭到了俄軍鋁熱彈的襲擊。根據烏克蘭方面公布的視頻來看,襲擊現場烏軍陣地遭到攻擊,還伴隨著陸陸續續的槍聲。
據悉,鋁熱彈是類似于白磷彈的一種彈藥。爆炸以后,燃燒所產生的溫度能達到3000度,是一種非常殘酷的炸彈。
俄烏沖突還會持續,戰事還會比人們想象中的還要殘酷。
自曝坐標、三襲俄本土,澤連斯基轉向激進模式
美國煽動俄烏沖突,是想要顆好用的棋子,以操控各方進而謀利。但難免存在各種變數,烏克蘭的動作漸漸超出了美國的控制。
失控的澤連斯基
在利用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本土梁贊州和薩拉托夫州兩座軍用機場后,俄羅斯西南部庫爾斯克州一處機場的儲油設施遭到無人機攻擊起火。
資料圖
這是在梁贊州的機場襲擊造成俄軍3死4傷后的又一次襲擊,而且還是在俄羅斯也給予大規模回擊的情況下,基輔政府表示了“我還敢”的態度。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是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段視頻,自稱身在離前線僅50公里的斯拉維揚斯克,與烏軍士兵度過建軍節。視頻中,澤連斯基站在斯拉維揚斯克城市入口處的“Slavyansk”標牌前,背后摞著等人高的柴火,宣稱不僅在頓涅茨克,還會在盧甘斯克、克里米亞一一會面。
資料圖
由于時間點微妙,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普京前一天開車經過修復后的克里米亞大橋的強烈回應。
目前,頓巴斯地區還在展開慘烈作戰,烏方軍事專家甚至把在巴赫穆特的作戰稱作“絞肉機”。美國大概欣然看到烏克蘭方面如此拼命,同時又義正言辭解釋,美國援烏的“海馬斯”經過了秘密改裝,無法打擊俄羅斯境內。
但澤連斯基的反應開始逐漸超出了美國的劇本。拜登曾在通話中對澤連斯基發脾氣:烏方應感恩,不要太貪得無厭,應表現出更多感激之情;北約為波蘭境內導彈爆炸定調,澤連斯基死咬不認;美國提供給烏方的“海馬斯”配套火箭彈射程不超過70公里,避免打擊到俄本土使沖突升級,烏克蘭反手三襲俄重要機場。
資料圖
曾經被稱為“地堡總統”的澤連斯基此時自曝坐標,多次襲擊俄本土,烏克蘭方面的模式現在多少有點不管不顧了。
以進為退的自保
澤連斯基現身前線頓涅茨克,是反常的,但有時候最危險的地方又是最安全的地方。
澤連斯基光明正大現身,拜登政府即使對其不滿,也不好直接對他采取任何指責、處理,畢竟美方的舉動還同樣影響著歐洲盟友的動作,在歐洲有意抽手的大環境下,拜登也只能明面上表示支持支持再支持。
同樣對俄羅斯來說,正如“統一俄羅斯黨”的國家杜馬議員葉夫根尼·費多羅夫的發言,暗殺澤連斯基無利可圖,不符合軍事行動戰略,反而會導致他被頌揚為“神圣的犧牲”。
資料圖
而澤連斯基把襲擊目標擴展到俄本土,也是準備通過這樣的進攻,把美西方和自己綁在一起。美國民主黨失去眾議院援烏能力受限,而目前在歐洲反援烏的情緒高漲,德法領導人立場調整轉而有意推進和談,但澤連斯基怎么甘心讓他們抽手,一根繩上的螞蚱,誰也別想逃。
襲擊俄本土,刺激局勢緊張,把事情鬧大,逼美國和北約表態“不拋棄,不放棄”,是澤連斯基無奈之下給自己的退路。(晉玄)